专利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吸收薄板中的吸收性不會低下,且體液可迅速移行到吸收薄板的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尿布(1)是具有:透液性的內面薄片(20);不透液性的外面薄片(30);位在該等內外面薄片(20、30)之間的吸液性的吸收薄板(40);以及位在吸收薄板(40)及外面薄片(30)之間的洩漏防止薄片(50)。在內面薄片(20)的肌膚對向面,形成有朝橫向X分離的一對的封入薄片(60)。吸收薄板(40)具有:吸液性的芯材(41);以及覆蓋芯材(41)的薄紙等的被覆薄片(42)。在吸收薄板(40)設有從底面(44)朝向吸收面(43)的複數個凹部(45)。在吸收面(43)沒有設置凹部(45),且幾乎形成平坦。在內面薄片(20)的表面(25)形成有:第1~第4壓榨凹部(71~74);與複數個脊部(26)及溝部(27)。
公开号:TW201322965A
申请号:TW101117211
申请日:2012-05-15
公开日:2013-06-16
发明作者:Junko Yamashita;Naoto Ohashi
申请人:Uni Charm Corp;
IPC主号:A61F13-00
专利说明:
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
該發明是關於一種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更詳而言之,係關於一種,具有每單位面積的質量比較小的吸收體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用後即棄式如廁學習褲、用後即棄式失禁褲、用後即棄式生理用褲等的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
以往,具備有每單位面積的質量縮小的吸收體的穿著用物品已為周知。例如,在專利文獻1,揭示有將紙漿等所為的吸收體的質量縮小的的用後即棄式紙尿布。藉由縮小吸收體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謀求其薄型化,而可具備有充足的柔軟性。這類質量小的吸收體雖吸收性能低下,可是藉由形成朝其厚度方向的貫通的孔,增大吸收面積,且可使吸收性提昇。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35036號公報(JP2002-35036A)
將記載在上述這類的專利文獻1的吸收體用於尿布時,在吸收體的吸收面層積有透液性的內面薄片。在吸收體中形成有孔的部分,由於內面薄片與吸收體不會接觸,所以尿等的體液難以移行到吸收體,而容易滯留在內面薄片。因滯留在內面薄片的尿弄濕使用者的肌膚,可能會誘發不舒適感、濕疹。
在本發明是提供一種,吸收薄板薄,具備有柔軟性,並且不會有吸收性降低的情況,而且,體液可迅速移行到吸收薄板的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作為課題。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具有縱向及橫向,且包含:肌膚對向面及作為其相反側的非肌膚對向面;前後腰域;位在該等前後腰域之間的胯下域;位在前述肌膚對向面的內面薄片;位在前述非肌膚對向面的外面薄片;以及位在前述內外面薄片之間,且至少位在前述胯下域的吸收薄板之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的改良。
本發明,在前述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其特徵為:前述吸收薄板具有:與前述內面薄片對向的平坦的吸收面;以及形成有朝向前述吸收面的複數個凹部的底面,前述凹部至少位在前述胯下域。
根據本發明的尤其是其一個以上的實施態樣,吸收薄板具有:與內面薄片對向的吸收面;以及與外面薄片對向的底面,在底面,形成從底面朝向吸收面的凹部,在吸收面,沒有形成凹部而做成平坦。藉由形成吸收薄板的底面凹部,由於可加大吸收面積,所以即使縮小吸收薄板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也可維持充分的吸收能力。又,由於在平坦的吸收面層積有內面薄片,所以該等可相互接觸,可使體液從內面薄片朝吸收薄板迅速移行。[實施發明用的形態]
若參照圖1,尿布1是具有縱向Y及橫向X,且具有:前腰域11及後腰域12;位在該等前後腰域11、12間的胯下域13;朝橫向X延伸的前後端線14、15;以及朝縱向Y延伸的兩側緣16。尿布1是藉由可分離地連結具有安裝在後腰域12的許多個鉤的緊固舌片81;以及具有安裝在前腰域的許多個環的目標薄片82的方式,可使前後腰域11、12及胯下域13緊貼於使用者。
若參照圖2及圖3,尿布1具有將橫向X中的尺寸分成兩等分的假想縱中心線2-2,在假想縱中心線2-3,幾乎形成對稱。
尿布1具有:位在肌膚對向面的透液性的內面薄片20;位在作為其相反側的非肌膚對向面的不透液性的外面薄片30;位在該等內外面薄片20、30之間的吸液性的吸收薄板40;以及位在吸收薄板40及外面薄片30之間的洩漏防止薄片50。在內面薄片20的肌膚對向面,形成有朝橫向X分離的一對的封入薄片60。該等薄片是藉由未圖示的熱熔接著劑等的接著手段相互接合。
作為外面薄片30,可使用質量約10~30g/m2的疏水性的紡黏熔噴紡黏(以下,稱為SMS)纖維不織、紡黏纖維不織布、塑膠薄片、或該等纖維不織布與塑膠薄片的層積。在外面薄片30的非肌膚對向面,在前腰域11安裝有目標薄片82。
在外面薄片30接著有洩漏防止薄片50。洩漏防止薄片50可使用不透液性且通氣性的塑膠薄膜。洩漏防止薄片50,是將其面積設的比吸收薄板40更大,防止在吸收薄板40被吸收的尿等洩漏到尿布1外的情況。在外面薄片30,緊固舌片81經由底部薄片83安裝在後腰域12。底部薄片83是在封入薄片60與外面薄片30之間被固定,並且從兩側緣16往橫向X延出,在延出的部分安裝有緊固舌片81。
在外面薄片30的內面,沿著兩側緣33固定有腿彈性體51。腿彈性體51是以伸長狀態可收縮地被固定在封入薄片60與外面薄片30之間。作為腿彈性體51,可使用複數條的絲狀、細繩狀或條狀的彈性體。藉由腿彈性體51的收縮作用,尿布1的兩側緣具有墊片功能。
在洩漏防止薄片50的內面接著有吸收薄板40。吸收薄板40,是至少位在胯下域13,在該實施形態,從胯下域13朝前後腰域11、12延出。吸收薄板40具有:吸液性的芯材41;以及覆蓋芯材41的薄紙等的被覆薄片42。作為芯材41可使用絨毛漿、高吸收性聚合物粒子、或該等的混合物。芯材41,是將胯下域13中的橫向X的尺寸,設成比前後腰域11、12的這個更小。芯材41,是至少包含每單位面積的質量約150~250g/m2的絨毛漿,在該實施形態,進一步包含每單位面積的質量約150~250g/m2的高吸收聚合物粒子,與以往的用後即棄式紙尿布比較,芯材的質量被減少。芯材41的質量變多時,剛性變高,尿布1全體的柔軟性雖會受損,可是藉由縮小其質量,可維持吸收薄板40的柔軟性,可使尿布1全體形成柔和的感觸。
若參照圖4,吸收薄板40具有:位在內面薄片20側的吸收面43;以及在其相反側位在外面薄片30側的底面44。在吸收薄板40,設有從底面44朝向吸收面43的複數個凹部45。在吸收面43沒有設置凹部45,且幾乎形成平坦。凹部45,是可藉由從底面44朝向吸收面43對吸收薄板40進行加壓加熱的方式而形成。藉由設置凹部45,在底面44可加大芯材41可吸收尿等的面積。由於比較減少吸收薄板40的芯材的質量,所以這個量因此尿等的體液的吸收量可能會降低,可是由於藉由設置凹部45,加大可吸收體液的面積,而可有效使用其面積,所以即使是芯材的質量小的吸收薄板,也可維持充分的吸收能力。
吸收薄板40,由於減少芯材41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所以尤其在胯下域13,因使用者的腿的移動等芯材41容易移動,在局部芯材41集中而變密、或在其周邊容易變得稀疏。可是,藉由在吸收薄板40設置凹部45,可防止芯材41移動的情況。在凹部45,由於加壓芯材41,所以芯材41的密度與沒有設置凹部45的其他的區域相比變高。因此,在凹部45位置的部分,剛性變高,在與其他的區域之間剛性差產生。又,在凹部45,由於其厚度變薄,所以吸收薄板40沿著凹部45朝縱向Y及橫向X彎曲,而可與使用者緊貼。又,在沒有形成有凹部45的前後腰域11、12,與形成有凹部45的區域相比剛性變低,可實現柔和的手感。母親等的協助者拿著尿布1而欲將尿布1穿用到乳幼兒等的時,協助者不是拿著胯下域13而是拿著前後腰域11、12的情況比較多,所以可更進一步,實際感覺尿布1的柔軟度、肌膚觸感的良好。
全凹部45的面積率,是胯下域13的面積的約2~10%。凹部45,是朝橫向X的尺寸約3mm,縱向Y的尺寸約1mm的橫向X延伸。鄰接於橫向X的凹部45,其分離尺寸約15mm,朝縱向Y鄰接的凹部45,其分離尺寸約15mm。朝縱向Y鄰接的凹部45,是以相互不重疊的方式配置,藉由複數個凹部45以所謂描繪成鋸齒模樣的方式配置。尿布1,雖容易沿著凹部45折彎,可是藉由凹部45朝橫向X延伸,尿布1尤其在胯下域13容易彎曲而形成使前後端線14、15相互接近。因此,可容易使尿布1緊貼於使用者的胯下。又,藉由凹部45朝橫向X延伸,沿著朝縱向Y延伸的假想線變的不易折彎。因此,在尿布1的穿用中,即使藉由使用者的大腿部,將尿布1的兩側緣16朝橫向X內側擠壓時,也可防止吸收薄板40折彎的情況。
再者,若參照圖3,在吸收薄板40的吸收面43接合有內面薄片20。內面薄片20具有:位在肌膚對向面的表面25;以及其相反側的裏面24,裏面24以與吸收薄板40的吸收面43對向的方式被層積。作為內面薄片20,是例如可使用質量約15~35g/m2理想是約25~30g/m2的熱風纖維不織布。
若參照圖4~6,內面薄片20在其表面25具有:具複數個脊部26及溝部27的中央區域28;以及位在中央區域28的橫向X外側,沒有形成脊部26及溝部27的平坦的兩側部29。脊部26及溝部27,是朝縱向Y延伸,並且朝橫向X交替被配置。脊部26與溝部27的間距是設成約2~7mm。
內面薄片20的脊部26及溝部27,是可藉由以下的方法來製造。作為內面薄片20可使用纖維不織布,纖維不織布是藉由將短纖予以聚積的梳棉網。將這類的梳棉網載置在行走帶朝機械方向搬送,並且從相對於梳棉網,以橫過這個的方式朝交叉方向以一定間隔被設置的複數個噴嘴噴射被加熱的噴射空氣、噴射水柱、噴射蒸汽等的流體。在噴射了流體的梳棉網,短纖部分朝交叉方向移動,在噴射了流體的部分形成溝部27,在其兩側形成脊部26。此外,流體是在對應中央區域28的部分被噴射,在對應於兩側區域29的部分沒有被噴射。如此所製造的內面薄片20,在脊部26,短纖的密度被設成比溝部27更高。
若參照圖5及圖6,在表面25形成有複數個壓榨凹部70。壓榨凹部70是藉由第1~第4壓榨凹部71~74所構成,第1壓榨凹部71是位在直線上的第1假想域75及第2假想域76的交點。分別劃定第1及第2假想域75、76的兩側緣的分離尺寸,亦即,寬幅尺寸,是被設定成與第1壓榨凹部71為圓形時的其開口的直徑大致相同。第2壓榨凹部72,是至少其中心沒有與第1及第2假想域75、76的中心一致,且其一部分與第1及第2假想域75、76重疊。因此,第1壓榨凹部71與第2壓榨凹部72,其中心不會互相重疊在一直線上。第3壓榨凹部73,是第1及第2假想域75、76沒有重疊,且從第1壓榨凹部71的中心到第3壓榨凹部73的中心為止的尺寸,是設成比從第1壓榨凹部71的中心到第2壓榨凹部72的中心的尺寸更小,具體而言,設成約1.8mm。第4壓榨凹部74,是其中心與第1及第2假想域75、76的任一方一致。第1及第2假想域75、76,是與假想縱中心線2-2交叉,並且在假想縱中心線2-2設成對稱。
在第1及第2假想域75、76上,第1壓榨凹部71彼此約分離15mm,位在該等之間的第2壓榨凹部72,相互約分開1mm。第2壓榨凹部72,是與第1及第2假想域75、76對稱設置。在該實施形態,位在第1壓榨凹部71間的第4壓榨凹部74是1個,在第1壓榨凹部71與第4壓榨凹部74之間設有一對的第2壓榨凹部72。假設,第1壓榨凹部71及第2壓榨凹部72的中心,在第1及第2假想域75、76上成直線排列時,內面薄片20沿著這個直線凹陷,藉由直線的凹陷與使用者的肌膚接觸,對使用者的肌膚造成刺激。可是,如該實施形態,藉由第2壓榨凹部72的中心與第1及第2假想域75、76不一致的方式,在第1壓榨凹部71間,內面薄片20不會有沿著第1及第2假想域75、76直線凹陷的情況。換言之,由於是以從第1及第2假想域75、76部分偏移蛇行的方式凹陷,所以不易對使用者的肌膚造成刺激。又,也可給予看起來柔和的印象。又,內面薄片20全體,由於是沿著第1及第2假想域75、76的附近彎折,且該等第1及第2假想域75、76交叉,所以內面薄片20比較柔軟地彎折而容易與使用者的肌膚緊貼。再者,第3壓榨凹部73在第1壓榨凹部71的附近,藉由複數設置,而使第1及第2假想域75、76的交點不會有視覺上的突顯,可給與柔和的印象。第3壓榨凹部73,是比第2、第4壓榨凹部72、74更縮小其直徑為理想。
第1壓榨凹部71的分離尺寸,是鄰接的第1假想域75的分離尺寸,以及鄰接的第2假想域76的分離尺寸。藉由比較加大該等分離尺寸,不會過分縮小內面薄片20的厚度尺寸,可作成維持膨鬆的柔和的感觸的內面薄片20。
壓榨凹部70,是被配置成在脊部26及溝部27的任一部也重疊。壓榨凹部70的任一凹部與脊部26一致時,朝其厚度方向壓縮脊部26的一部分,而比其他部分更縮小其厚度尺寸。同樣壓榨凹部與溝部27一致時,朝其厚度方向壓縮溝部26的一部分,而比其他的部分更縮小其厚度尺寸。可是,與脊部26相比,溝部26的壓縮量變小。
由於作為內面薄片20的平坦面的底面24,與作為吸收薄板40的平坦面的吸收面43對向,所以內面薄片20的底面24接觸在吸收面43的幾乎全面。假使,在吸收面43形成有凹部時,吸收面43與底面24的接觸面積變小,因此,從內面薄片20朝吸收薄板40雖然體液的移行變難,可是在該實施形態,可預防止這個,並可預防體液積存在內面薄片20的情況。
鄰接於縱向Y的第1壓榨凹部71的分離尺寸,是設成比鄰接於縱向Y的凹部45的分離尺寸更大。藉由在吸收薄板40設置凹部45,與不設置這個的情況相比,雖然其剛性變高,可是,藉由加大內面薄片20的第1壓榨凹部71的分離尺寸,在形成有凹部45的胯下域13的全體,可預防其剛性過份變大的情況。
內面薄片20的脊部26,是短纖的密度設的比溝部27更高。在內面薄片20形成有與脊部26及溝部27重疊的壓榨凹部70,在壓榨凹部70的形成部分更進一步密度變高。因此,尤其體液容易朝脊部26的壓榨凹部70聚集,且從壓榨凹部70附近朝吸收薄板40體液移行。在吸收薄板40,在其底面44具有凹部45,在凹部45的位置的部分,芯材41的密度變高。因此,從內面薄片20的壓榨凹部70,朝向吸收薄板40的凹部45體液容易移行,更進一步在內面薄片20可防止體液滯留的情況。在該實施形態,作為內面薄片20雖可以單層使用形成有脊部26及溝部27的纖維不織布,可是,例如也可將形成有脊部26及溝部27的纖維不織布層積在其裏面側來使用。
再者,若參照圖3,內面薄片20之中央區域28重疊於吸收薄板40,兩側區域29位在吸收薄板40的橫向X外側。在兩側區域29安裝有封入薄片60。作為封入薄片60,可使用質量約10~30g/m2的SMS纖維不織布。封入薄片60的前後端緣61、62,是與內面薄片20的前後端緣21、22一致,且該等相互接著。由於前後端緣21、22接著於內面薄片20的平坦的兩側區域29,所以可堅固地接著該等。封入薄片60的近位緣部63是與外面薄片30的兩側緣33重疊,且該等相互接合。封入薄片60的遠位緣部64,是朝橫向X分離被配置,該等遠位緣部64雖與內面薄片20重疊,可是並沒有與此接合,而設成可從內面薄片20分離。在遠位緣部64形成有未圖示的套筒部,在該套筒部內,朝縱向Y延伸的彈性體65以伸長狀態可收縮地安裝。如此藉由安裝彈性體65,遠位緣部64分離而從內面薄片20起立並與使用者的肌膚緊貼,防止尿等朝尿布1的外側洩漏的情況。
根據上述這樣的尿布1,藉由在吸收薄板40的底面44形成凹部45,即使芯材41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小的吸收薄板,也不會有使其吸收性降低的情況。又,由於沒有形成凹部45的平坦的吸收面43、與內面薄片20對向,所以該等的對向面積不會有被縮小的情況,體液從內面薄片20朝吸收薄板40迅速移行,可防止體液滯留在內面薄片20的情況。
以上所記載之關於該發明的揭示,至少可摘要出下述事項。
該發明是關於以下的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1的改良。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1是具有縱向Y及橫向X,且包含;肌膚對向面及作為其相反側的非肌膚對向面;前後腰域11、12;位在該等前後腰域11、12之間的胯下域13;位在前述肌膚對向面的內面薄片20;位在前述非肌膚對向面的外面薄片30;以及位在前述內外面薄片20、30之間,並且至少位在前述胯下域13的吸收薄板40。
該發明在上述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1,是以以下的點作為特徵。
前述吸收薄板40具有:與前述內面薄片20對向的平坦的吸收面43;以及形成有朝向前述吸收面43的複數個凹部45的底面44。前述凹部45是至少位在前述胯下域13。
上述的發明,是至少可包含下述實施形態。
(1)在前述內面薄片20形成有;相互交叉的第1及第2假想域75、76;位在前述第1及第2假想域75、76的交點的複數個第1壓榨凹部71;以及其一部分重疊在前述第1及第2假想域75、76的任一方的第2壓榨凹部72。
(2)分別劃定前述第1及第2假想域75、76的兩側緣的分離尺寸,是設成與前述第1壓榨凹部71為圓形時的其開口的直徑相同。
(3)在前述內面薄片20形成有前述第1及第2假想域75、76不會重疊的第3壓榨凹部73,從前述第1壓榨凹部71的中心到前述第3壓榨凹部73的中心的尺寸,是比從前述第1壓榨凹部71的中心到前述第2壓榨凹部72的中心的尺寸更小。
(4)前述第1壓榨凹部71的前述縱向Y中的分離尺寸,是設的比前述凹部45的前述縱向Y中的分離尺寸更大。
(5)前述內面薄片20具有:位在前述肌膚對向面的表面25;以及與前述吸收薄板40對向的平坦的裏面24,在前述表面25形成有位在複數個脊部26及前述脊部26之間的溝部27。
(6)前述脊部26及前述溝部27,是朝前述縱向Y延伸,並且朝前述橫向X交替排列。
(7)前述內面薄片20是包含;形成有前述脊部26及前述溝部27的中央區域28;以及位在前述中央區域28的前述橫向X兩側,沒有形成有前述脊部26及前述溝部27的兩側區域29。
(8)前述吸收薄板40的前述凹部45的面積率,是前述胯下域13中的前述吸收薄板40的面積的2~10%。
(9)前述吸收薄板40包含吸液性的芯材41,在前述凹部45,與其他的區域相比前述芯材41的密度被加大。
(10)前述芯材41,是包含每單位面積的質量為150~250g/m2的絨毛漿。
在構成作為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的一例的用後即棄式紙尿布1的各構成構件,除了被記載在該發明的材料之外,可不限制使用在這類的領域通常所使用之各種的周知的材料。又,在該發明的說明書中,用語「第1」「第2」「第3」及「第4」,只是為了區別同樣的要素、位置等而被使用。
1‧‧‧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11‧‧‧前腰域
12‧‧‧後腰域
13‧‧‧胯下域
20‧‧‧內面薄片
24‧‧‧裏面
25‧‧‧表面
26‧‧‧脊部
27‧‧‧溝部
28‧‧‧中央區域
29‧‧‧兩側區域
30‧‧‧外面薄片
40‧‧‧吸收薄板
41‧‧‧芯材
43‧‧‧吸收面
44‧‧‧底面
45‧‧‧凹部
71‧‧‧第1壓榨凹部
72‧‧‧第2壓榨凹部
73‧‧‧第3壓榨凹部
75‧‧‧第1假想域
76‧‧‧第2假想域
X‧‧‧橫向
Y‧‧‧縱向
[圖1]連結作為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的一實施形態的用後即棄式紙尿布的前後腰域的圖。
[圖2]從展開後的尿布的肌膚對向面看見的一部分破斷俯視圖。
[圖3]尿布的分解立體圖。
[圖4]是圖2的IV-IV線放大剖視圖。
[圖5]是由圖2的V圈起來的部分的放大圖。
[圖6]內面薄片的放大立體圖。
1‧‧‧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11‧‧‧前腰域
12‧‧‧後腰域
13‧‧‧胯下域
14、15‧‧‧前後端線
16‧‧‧兩側緣
20‧‧‧內面薄片
30‧‧‧外面薄片
81‧‧‧緊固舌片
82‧‧‧目標薄片
83‧‧‧底部薄片
权利要求:
Claims (11)
[1] 一種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係具有:縱向及橫向,且包含:肌膚對向面及作為其相反側的非肌膚對向面;前後腰域;位在該等前後腰域之間的胯下域;位在前述肌膚對向面的內面薄片;位在前述非肌膚對向面的外面薄片;以及位在前述內外面薄片之間,且至少位在前述胯下域的吸收薄板之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其特徵為:前述吸收薄板具有:與前述內面薄片對向的平坦的吸收面;以及形成有朝向前述吸收面的複數個凹部的底面,前述凹部至少位在前述胯下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其中,在前述內面薄片形成有:相互交叉的第1及第2假想域;位於前述第1及第2假想域的交點的複數個第1壓榨凹部;以及將其一部分重疊在前述第1及第2假想域的任一方的第2壓榨凹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記載的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其中,分別劃定前述第1及第2假想域的兩側緣的分開尺寸,是被設定成與前述第1壓榨凹部為圓形時的與其開口的直徑相同。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記載的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其中,在前述內面薄片形成有前述第1及第2假想域不會重疊的第3壓榨凹部,從前述第1壓榨凹部的中心到前述第3壓榨凹部的中心為止的尺寸,是比從前述第1壓榨凹部的中心到前述第2壓榨凹部的中心為止的尺寸更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中任一項記載的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其中,前述第1壓榨凹部的前述縱向中的分離尺寸,是設的比前述凹部的前述縱向中的分離尺寸更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中任一項記載的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其中,前述內面薄片具有:位在前述肌膚對向面的表面、以及與前述吸收薄板對向的平坦的裏面,在前述表面形成有複數個脊部及位在前述脊部之間的溝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記載的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其中,前述脊部及前述溝部,是朝前述縱向延伸,並且朝前述橫向交替排列。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或第7項記載的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其中,前述內面薄片包含:形成有前述脊部及前述溝部的中央區域;以及位在前述中央區域的前述橫向兩側,沒有形成前述脊部及前述溝部的兩側區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中任一項記載的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其中,前述吸收薄板的前述凹部的面積率,是前述胯下域中的前述吸收薄板的面積的2~10%。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中任一項記載的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其中,前述吸收薄板包含吸液性的芯材,在前述凹部,與其他的區域相比前述芯材的密度被加大。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0項中任一項記載的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其中,前述芯材是包含每單位面積的質量為150~250g/m2的絨毛漿。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JP4914487B2|2012-04-11|吸収性物品
JP5084476B2|2012-11-28|吸収性物品
TWI262787B|2006-10-01|Underpants type disposable diaper
JP2009142401A|2009-07-02|吸収性物品
WO2010055699A1|2010-05-20|使い捨ての体液吸収性着用物品
JP2000271170A|2000-10-03|表面構造体を有する吸収性物品
WO2005002484A1|2005-01-13|使い捨てのパンツ型着用物品
JPH11318983A|1999-11-24|吸収性物品
RU2637891C1|2017-12-07|Абсорбирующее изделие, имеющее выпуклость
JP5053815B2|2012-10-24|吸収性物品
JP2021130045A|2021-09-09|吸収性物品
TWI528949B|2016-04-11|Dispose of items with disposable dessert
JP2000316897A|2000-11-21|体液処理物品
JP2013223686A|2013-10-31|使い捨ておむつ
TWI554256B|2016-10-21|Dispose of items with disposable dessert
JP4425038B2|2010-03-03|吸収性物品
WO2019130910A1|2019-07-04|着用物品
JP2008093128A|2008-04-24|吸収性物品
JP2019205735A|2019-12-05|吸収性物品
JP2018033733A|2018-03-08|パンツタイプ吸収性物品
JP4426785B2|2010-03-03|パンツ型の使い捨ておむつ
JPH08322876A|1996-12-10|使い捨ての体液吸収性着用物品
JP6969840B2|2021-11-24|パンツタイプ吸収性物品
JP2004261368A|2004-09-24|透液性表面シート
JP2021133168A|2021-09-13|吸収性物品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WO2013084516A1|2013-06-13|
TWI528949B|2016-04-11|
JP2013121426A|2013-06-20|
CN103957854A|2014-07-30|
CN103957854B|2016-08-24|
JP5076022B1|2012-11-21|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JP3556581B2|2000-07-28|2004-08-18|大王製紙株式会社|吸収体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並びに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JP4008868B2|2003-08-29|2007-11-14|大王製紙株式会社|吸収性物品|
JP4394616B2|2005-08-30|2010-01-06|大王製紙株式会社|吸収性物品|
JP4785693B2|2006-09-27|2011-10-05|花王株式会社|吸収性物品|
JP2008264077A|2007-04-17|2008-11-06|Uni Charm Corp|吸収性物品及び該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JP4969640B2|2009-12-25|2012-07-04|花王株式会社|吸収性物品|
JP5113146B2|2009-12-25|2013-01-09|花王株式会社|生理用ナプキン|
JP5665338B2|2010-03-24|2015-02-04|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体液処理用品およびその製法|JP6195770B2|2013-09-30|2017-09-13|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吸収性物品|
JP5800959B1|2014-06-23|2015-10-28|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使い捨ておむつ|
JP6285812B2|2014-06-30|2018-02-28|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使い捨ておむつ|
CN110946710B|2019-11-25|2021-04-02|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一种一次性裤型卫生用品|
法律状态:
2022-01-11|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JP2011270691A|JP5076022B1|2011-12-09|2011-12-09|使い捨ておむつ|
[返回顶部]